湘乡人大网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工作动态

【湘乡市人大代表朱燕】90后女校长扎根乡村 书写无悔青春!

来源:湘潭人大网 作者:谭华 2023-06-06 17:39:19

“金泉学校是我的母校,这个学校拥有我太多的回忆,我希望这里的孩子能享受更优质的教育!”朱燕,湘乡市人大代表,栗山镇偏远乡村的90后女校长,毕业后回到家乡母校任教,一干就是15年。这些年来,她始终充满着爱心和干劲,敢为敢干,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,毫不犹豫地给了乡村里的孩子们。

爱心耐心,打造“心灵舱室”

刚分配入校时,学校有近七成留守儿童,家庭条件普遍不宽裕,很多孩子沉默寡言,学习积极性不高。她为部分留守儿童的状况感到担忧,十分心疼。她率先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,打造“心灵舱室”,如同朋友般认真倾听来访学生的烦恼与苦闷,一遍遍地上门做工作,耐心疏导学生的思想,引导学生们解决问题、重拾信心。渐渐地成为了孩子们的知心“姐姐”。

“在我的手上,一个孩子也不能少。”朱燕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六年来,不管风吹日晒,她每月都带领老师们为残疾学生肖同学送教上门,为他送去牛奶、衣服、鞋子等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。多年来,她带着老师们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家访,深入到每个学生家中查看学生的生活状况,逐一了解他们的成长和家庭情况。对于困难家庭的孩子,她积极为孩子们争取助学资金支持,至今没有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辍学。正是她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爱,孩子们总喜欢围绕在这个温柔而充满爱心的校长“姐姐”身边。

敢于创新,助力“双减”

“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,乡村的孩子就应当在山野间奔跑,在大自然中学习成长,让孩子们从灯光下走到阳光下,从教室走到山间田野。”在教学管理中,她积极响应“双减”政策,坚持因地制宜,发挥农村大舞台的优势,结合乡村振兴打造了一系列创意、健康、劳动课程。

学校开设的手工创意课程精彩纷呈:有趣的秋季树叶画,五花八门的小灯笼,缤纷多彩的手抄报,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。文体娱乐课程丰富多彩:如火如荼的拔河比赛,热情洋溢的红歌比赛,书香满园的阅读大会。劳动实践课程也毫不逊色:针对不同年级的孩子,有的班级学习简单烹饪、整理内务、打扫家务;有的班级学习栽树、种葱、种豆;有的班级养蚕、田间采莲、山坡采蕨笋;有的班级开展乡村环卫、敬老院送温暖等活动。“双减”政策在金泉学校达到了“磨练意志、陶冶情操、完善人格、团队协作”的效果。

敢拼敢干,硕果累累

乡村学校因为“庙小地偏”,教学条件艰苦,老师不愿来,人才留不住,每年教师流动大,制约了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。她采取“请进来”“走出去”的方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,鼓励教师外出培训竞赛,学成后回校上汇报课,做到一人学习全校受益。开展新老教师“一对一”帮扶,每月两次集体备课研讨,不定期推门听课等方法提高教学质量。她常常带领老师们为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而工作到半夜。

“辛勤耕耘终让贫瘠土地开出鲜艳之花”,她用“敢拼敢干”的精神带领学校团队勇往直前,连续三年被评为教育教学综合评估先进单位,在湘乡市统一质量检测评估中各科检测成绩均名列前茅。学生们在各项比赛和科研活动中荣获的荣誉和奖项不胜枚举。她撰写的《构建和谐课堂,提高学生积极性》获国家级一等奖并在《赢未来》杂志发表,《促进偏远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探究——某农村偏远学校青年教师成长之路》获湖南省二等奖。她多次荣获湘乡市优秀指导教师称号,被评为湘乡市“芙蓉百岗明星”、湘乡市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先进个人,湘乡市实验教学先进个人。 

履职为民,彰显代表风采  

“人民选我当代表,我当代表为人民。”作为一名湘乡市人大代表,她时刻不忘肩上重担,时刻铭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,为学校、为乡村教师发声。

当选上人大代表后,她经常走访周边乡村学校,深入了解乡村学校的实际情况,结合自己工作中的经验,针对乡村学校师资匮乏,资源浪费等现象,她提出了:整合教学资源,优化资源配置,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。针对乡镇部分学校教学楼破旧,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,她提出了:排除校园安全隐患,改善校园环境的建议。这些建议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和认可。在履职过程中,朱燕认识了很多的爱心人士,了解到学校和孩子的需求后,他们帮助学校建立了图书室,捐赠打印机、风扇30多台,助学金2万余元,爱心大礼包144份,让孩子们享受到了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。

“我将用我的爱和毅力,用心铸造乡村教育的未来,让乡村孩子们成为最好的自己!”这就是朱燕,在偏远乡村,在花样的年华里,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。

扫码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