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落实“四敢”要求,以“四敢”精神激发代表担当作为,湘乡市人大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各乡镇(街道)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与运行管理,取得了良好成效。
加强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。全市22个乡镇(街道)都按照“七有”标准建成一个标准化代表联络站,通过优化空间布局,都设置独立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室和议事室。各代表联络站树立了统一“人大红”LOGO标牌标志,扩大代表联络站的影响,提高群众辨识度。站内硬件设施到位,配备了桌椅、电脑及必要的办公用品。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,设立了代表工作职责、联络员职责、联络站制度、接待人民群众工作流程图等。实现人大代表联络选民有场所、活动有阵地、履职有平台。
强化代表联络站制度化管理。定期组织国省市县乡五级人大代表轮流接待群众,灵活对照“1+4”模式,在原已明确每月15日为人大代表公开接待日的基础上,增加每周一为人大代表、人大工作者轮流接待日。建立选民群众预约时间到代表联络站面见人大代表制度,探索人大代表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企业“出诊问诊”制度,使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方式更多样、信息获取渠道更广泛、内容更丰富,更能代表群众意愿。今年以来,五级人大代表进代表联络站,听取民情民意,完善群众反映事项的收集、综合、处理、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,提高民生实事和身边小事的处理落实效率。按照分级分类处理原则,引导代表认真研究分析群众的意见建议,深入调查研究,以提出代表议案和建议方式反映,通过法定的渠道和途径推动问题解决,提升办理效率与工作实效。共收到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746条,转化为代表建议96条,解决群众反馈问题672件,落实民生实事办理34条,投入资金2283.55万元。
推动代表联络站实效化使用。根据活动主题,以代表联络站为平台,各代表小组积极开展小组活动,全市24个代表小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,活动方式更加规范,活动效果更加明显。推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进站开展活动的全覆盖,为广大代表常态化开展活动提供示范引导。市委和“一府一委两院”领导班子成员及部门主要负责人联系基层人大代表每年2次以上,通过代表联络站与代表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,广泛收集社情民意。创新接待群众方式,实现定期接访。结合市人大常委会“三联双向”活动和湘潭市“双联”活动,按照代表接待选民日活动按排,全市1名国人大代表、4名省人大代表、87名湘潭市人大代表、317名市人大代表、1273名乡镇人大代表均安排进代表联络站参加活动。采取预约接待,选民预约面见代表制度解决代表对选民缺少应有的主动沟通,选民对代表缺乏必要的个人认知,代表联系选民活动难见成效等问题。创新代表接访下访,形成“站+室+网格”工作链条,通过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企业与群众交流,打通联系群众的“最后一百米”。
下一步,湘乡人大将对全市24个市级人大代表联络站“建管用”情况采取听取汇报、实地走访、问卷调查、座谈调研等方式对进行调研。将对调研中发现的好工作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推广,探索更有特色、更具亮点、更显成效的基层实践,为争当高质量发展的“排头兵”、争做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乡建设的“领头羊”贡献更多人大力量。